标签“初中”的相关文档,共685条
  • 初中语文素材:理想国读后感范文

    初中语文素材:理想国读后感范文

    今年的上课老师让读柏拉图《理想国》,对于这样的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的名著,似乎在我们这天的人看来是不怎样样的,因为在我们这天的理解中我们看到书中的一些对话是十分的荒.唐甚至是幼稚的,但是其实在这样的理解中我们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视角,我们忽视了我们就应关注的东西,我们只是明白在我们这天看来这样的东西或许是不怎样样的,在我的老师组织的课堂的讨论上边,很多人都在从这样的理解上误解柏拉图的著作思想,所以在我自...

    2024-10-18 11:33:0512114.84 KB100
  • 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主题分类

    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主题分类

    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主题分类1.送别诗,表达依依不舍之情,或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岑参唐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王勃唐2.离别之诗,抒发对家乡的思念。《渡荆门送别》李白唐《次北固山下》王湾唐3.别后对家人,对朋友的思念。《夜雨寄北》李商隐唐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李白唐《水调歌头》苏轼宋《武陵春》李清照宋《望江南》温庭筠宋《蒹葭》《诗经》春秋《无题》李商隐唐4.表达思归之心,羁...

    2024-10-18 11:33:052013.64 KB39
  • 初中语文考试重点文体知识总结

    初中语文考试重点文体知识总结

    1.记叙文六要素六要素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的起因、经过和结果。作用概括文章内容、归纳故事情节。(统编八上)《背影》内容概括:冬日的一个下午(时间),在南京火车举例站(地点),“我”(人物)坐火车去北京(起因),父亲(人物)来车站送“我”(经过),“我”看着父亲离开的背影,发出“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”的感慨(结果)。2.常见类型以写人记事为主。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、突出,同时多叙事散文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...

    2024-10-18 11:33:058327.53 KB94
  • 初中语文考试易错拼音300个

    初中语文考试易错拼音300个

    01绯红fēihónɡ恪守kèshǒu记载jìzǎi妒忌dùjì蹂躏róulìn孱弱chánruò闷热mēnrè脖颈bóɡěnɡ炽热chìrè羸弱léiruò脊梁jǐliánɡ伎俩jìliǎnɡ羁绊jībàn骈进piánjìn愤懑fènmèn洗濯xǐzhuó黄晕huánɡyùn惆怅chóuchànɡ剽悍piāohàn稽首qǐshǒu疟子yàozǐ笑靥xiàoyè攒动cuándònɡ藩篱fānlí晕车yùnchē绰号chuòhào朔方shuòfānɡ媲美pìměi缄默jiānmò驾驭jiàyù郝叟hǎosǒu阐述chǎ...

    2024-10-18 11:33:05617.19 KB22
  • 初中语文考试修改10种病句

    初中语文考试修改10种病句

    一、发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,看是否缺少主语。介词结构在句首易导致句子无主语。如:例1:通过读了徐迟的《黄山记》,让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。例2:南北朝时期,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工商业经济的发展,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。解析:在一个句子中,当介词或介词结构位于句首时,我们就应该仔细去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,如果没有主语,那就属于介词结构在句首导致无主语的错误类型。这种类型的病句往往通过去掉句...

    2024-10-18 11:33:0511815.73 KB74
  • 初中语文考试满分作文写作技巧18法

    初中语文考试满分作文写作技巧18法

    1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。擅长形象思维、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,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。初中生一般不提倡写议论文。2、精写前几段,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。要精雕细刻,要出彩。比如,可开门见山,直奔主题;可制造悬念,引人入胜;可提出问题,引人注意;或巧用排比、比喻、拟人等修辞手法,或。巧述故事,引人入胜,或巧用题记,揭示主旨,或巧用诗文显诗意。写好结尾和过渡段。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。结...

    2024-10-18 11:33:058815.8 KB28
  • 初中语文考试精彩古诗文标题总结

    初中语文考试精彩古诗文标题总结

    【1】白日莫闲过,青春不再来。适用于珍惜时间。白昼不要白白地度过,青春一去不复返。出自清翟灏《风俗编时序》:“白日莫闲过,青春不再来。”【2】智者顺时而谋,愚者逆理而动。适用于顺应时势,看清时局,抓住规律等。聪明的人能顺应时势制定计划,愚蠢的人却违背道理采取行动。出自《后汉书朱浮传》:“盖闻智者顺时而谋,愚者逆理而动,常窃悲京城大叔以不知足而无贤辅,卒自弃于郑也。”【3】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长。适...

    2024-10-18 11:33:0513226.68 KB72
  •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模板

   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模板

    01第一部分中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包含四种题型——①配合情景描述,进行古诗词的背诵、默写②错字、读音考察③文学常识选择题考察④简短的语言表达答题要点汇总——该部分内容属于中考语文试卷中的送分题目,侧重考察孩子们的基础知识掌握和背诵效果。因此,在考试时需要注意:①速度+精准度把握。按照大部分考生的做题习惯,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第一部分的试题。但刚刚拿到试卷,情绪紧张再加上第一科的心理状态,考生...

    2024-10-18 11:33:057827.68 KB41
  • 初中语文考试常考的八种修辞手法

    初中语文考试常考的八种修辞手法

    修辞手法共有12种:比喻、拟人、夸张、对比、反问、设问、对偶、对比、引用、借代、反复、反语。中学阶段掌握其中八种就行。八种重点修辞手法:由易到难排序:反复-拟人-夸张-设问-反问-排比-比喻-对偶1.反复【定义】:为了强烈地表达思想感情,有意地把某个词语或句子重复运用,这就叫反复。【类型】:1、连续反复2、间隔反复【作用】:可以强调突出某一事物,表达绵绵不断的情思或加强语气,突出感情。【例句】:盼望着,盼望...

    2024-10-18 11:33:054216.76 KB31
  •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总结

   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总结

    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-01-岳阳楼记范仲淹(北宋)《岳阳楼记》相关知识点1.请用“/”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。(1)此则/岳阳楼之大观也(2)若夫/淫雨霏霏(3)先天下之忧/而忧,后天下之乐/而乐3.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。(1)百废具兴“具”同“倶”,全、皆(2)属予作文以记之“属”同“嘱”,嘱咐-02-醉翁亭记欧阳修(北宋)《醉翁亭记》相关知识点1.请用“/”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。(1)望之/蔚然而深秀者(2)醉翁...

    2024-10-18 11:33:055313.65 KB43
  • 初中语文记叙文散文阅读常考知识点+答题模板

    初中语文记叙文散文阅读常考知识点+答题模板

    一、分类1.记叙性的散文——写人叙事类①写人的散文:描写人的某种精神面貌,通过他的言谈举止,为人处世来达到显示性格的目的,进一步对要写的这个人的行为品质进行评价,然后表明作者对某种精神的评价,对人的某种精神的评价,或赞美,或否定。②叙事的散文:记事的目的是写人,写人的目的是突出人的性格,写人的性格的目的是展示人的精神,表明对这种精神面貌的态度,或赞美,或否定。2.描写性的散文——写景状物类,即抒情...

    2024-10-18 11:33:0517915.98 KB31
  • 初中语文古诗文划分节奏10种方法

    初中语文古诗文划分节奏10种方法

    古诗文划分节奏的10种方法一、主谓之间要停顿。如:1、一狼/洞其中。2、君之病/在肌肤。3、宋/何罪之有。二、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往往要停顿。如:1、忘/路之远近。2、恐/前后受其敌。3、衔/远山,吞/长江。三、动词与后面状语(它的补语)间常常要停顿。如:1、骈死/于槽枥之间。2、生/于忧患,死/于安乐。四、句中转折连词前一般要停顿。如:1、可远观/而不可亵玩焉。2、鸣之/而不能通起意。五、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...

    2024-10-18 11:33:0518016.67 KB75
  • 初中语文范文:万历十五年读后感

    初中语文范文:万历十五年读后感

    《万历十五年》虽然以此为题,但实际上万历十五年但是是个引子,黄仁宇只是借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展开文章,把万历十五年作为叙述的线索和落脚点,全面地展示了明代后期万历年间从皇帝到官员国家暗藏的症结,显示了在落后的制度里无论怎样的个人,身处在何等位置,做出怎样的发奋,无论是他个人,还是他所想改变和摆脱的社会环境,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锢着,让个人成为了这制度的牺牲品。既然个人凭一己之力已无...

    2024-10-18 11:33:051014.16 KB73
  • 初中语文范文:1300字左右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

    初中语文范文:1300字左右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

    《万历十五年》是由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,自1979年首次在美国出版后广受好评。近日,通过拜读此书,深受启发。黄仁宇先生选取了1587年前后发生的几件小事,简单扼要的提出了“大历史观”。这些事件,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,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,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。其间关系因果,恰为历史的重点。全书共讲述了六个人物——一个皇帝(万历)、两任元辅大学士(张居正、申时行)、一个模范官僚...

    2024-10-18 11:33:0512114.57 KB58
  •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总结

  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总结

    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《三峡》1.文学常识郦道元,字善长,北魏地理学家。所撰《水经注》,名为注释《水经》,实则以《水经》为纲,广泛补充发展,自成巨著。2.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以凝练、生动的笔墨,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、清幽秀丽的景色,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。3.重点字词【字音】阙处(quē)襄陵(xiāng)绝巘(yǎn)属引(zhǔ)沿溯(sù)飞漱(shù)御风(yù)猿鸣(yuán)曦月(x...

    2024-10-18 11:33:0512121 KB4
  • 初中语文7年级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

    初中语文7年级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

    《世说新语》两则一、文学常识:《世说新语》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,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,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、轶事,以短篇为主。二、文言知识:1.通假字尊君在不(“不”通“否”,表示疑问)2.古今异义(1)与儿女讲论文义(古义:对子侄辈的总称。今义:指儿子和女儿。)(2)太丘舍去(古义:离开。今义: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,与“来”相对。)(3)相委而去(古义:丢下,舍弃。今...

    2024-10-18 11:33:058116.85 KB93
  • 初中语文《艾青诗选》练习题含答案

    初中语文《艾青诗选》练习题含答案

   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,请结合具体的诗歌,说说土地凝聚了作者怎样的情感,太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?答案:“土地”这个意象,凝聚着诗人对祖国、人民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,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。(《我爱这土地》等)“太阳”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、理想、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。(《向太阳》和《黎明的通知》等)艾青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?答案:艾青早期的诗歌,注重通过描写具体可...

    2024-10-18 11:33:0512619.39 KB55
  • 初中语文《艾青诗选》读书笔记范文10篇

    初中语文《艾青诗选》读书笔记范文10篇

    《艾青诗选》读书笔记(1)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诗,总觉得那些充满沧桑的文字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。任时光荏苒,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,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”这句诗在记忆的隧道里永存。读着《北方》,仿佛已经置身于苍茫的北地,厚重黄土地给我带来的一种浓烈的沉重感。我站在那无垠的荒漠上,望着远处从塞外吹来的无情的沙漠风肆虐地蹂躏着北方的生命。十月的寒风并不刺骨,却给人带来寒彻心扉的冰凉,远处的村庄、土坡...

    2024-10-18 11:33:0513328.4 KB14
  • 人教版初中英语全部知识点总结

    人教版初中英语全部知识点总结

    Unit1Howcanwe...learners?【重点短语】1.haveconversationwithsb.同某人谈话2.tooto太而不能3.thesecretto的秘诀4.beafraidofdoingsth./beafraidtodosth.害怕做某事5.lookup查阅6.repeatoutloud大声跟读7.makemistakesin在方面犯错误8.connectwith把和连接/联系起来9.getbored感到厌烦10.bestressedout焦虑不安的11.payattentionto注意;关注12.dependon取决于;依靠13.theabilitytodosth..做某事的能力【考点详解】1.by+doing...

    2024-10-03 22:27:493158.45 KB71
  • 初中英语最核心的词汇总结

    初中英语最核心的词汇总结

    一.冠词(3个)1.a一个(件/只)2.an一个(件/只)3.the这;这个;那;那个二.连词(24个)1.after在以后2.and和;又3.as像一样;如同;因为4.because因为5.before在之前6.but但是7.if如果;假使;是否;是不是8.neither也不9.nor也不10.or或者;还是;否则11.since从以来;以后12.that既然,由于(引导宾语从句等)13.though虽然14.till直到;直到为止15.until直到;直到为止16.when当的时候17.whether是否18.while在/当的时候;和同时19.than比20.so因此...

    2024-10-03 22:27:496333.11 KB77
确认删除?
回到顶部
VIP会员服务
限时2折优惠
回到顶部